利用现代“香稻增香”技术,广东打造丝苗米国际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稻米的市场要求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香、吃得健康”转变,浓香型香稻米受到市场的追捧。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泰国等香米超过1000亿元。而我国的香稻的生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香气不如泰国香米的浓、产量不高、品牌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差等问题。这也是现在我国大部分米企所面临的的困境和挑战。“香米不仅具有食用意义,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稻米是否有香气是一个重要卖点。现在,广东要打造‘南有丝苗,北有五常’的响亮品牌。我觉得更应该提‘国外有泰国香米,中国有丝苗香米’。”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唐湘如教授半开玩笑的介绍道。
实际上,此非玩笑,唐教授团队研发的zhuanli技术已经解决了香稻的“香味”难题,并联合富特生物技术创制了“香稻专用肥”和“香稻增香叶面肥”,已经实现了“增香又增产”。经检测,应用该zhuanli技术的香稻指数已经超出了泰国香米(参考如下报告)。
去年,唐教授团队就以丝苗香稻亩产650公斤,两季香稻米亩产1300公斤的产量打破了世界纪录,其产品以优异的品质又丰产丰收的成果令人称赞不已,并6次在央视新闻“打卡”……
2017年7月7日,由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以中国工程院官春云院士和张洪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香稻增香”这一成果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及其物化产品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推,并作为广东省农业厅主推技术连续4年在广东省推广。
在现代科学技术加持下,广东的增城、从化、江门、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等地“产粮”大户,再次位列2021年广东农业厅公布的推广示范基地名单中。
以罗定、开平丝苗米等为代表的广东丝苗香米登上了广州塔,点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夜空,也照亮了广东丝苗香米的金字招牌……
打造“香稻模式”,通过统一整治、统一肥料,统一生产,保证了稻米质量,提升了品牌形象。最终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商家赚钱的三赢局面,从而为实现全面的乡村振兴加一把火。